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

奇特的小毛氈苔地區型 Drosera spatulata var. gympiensis


Drosera spatulata(中文名:小毛氈苔),算是分佈很廣的熱帶毛氈苔,其實他有許多變種,詳細名單請參照WIKI及先前的文章。不過台灣最常見的大部分都是開白花、粉花的原生小毛,或是可以比一般小毛曬更紅的 lovellae ,以及看似小毛俗稱花市毛的不明雜交毛氈苔。 




而最近在2005年在澳洲發現一群與眾不同的小毛,生長在澳洲昆士蘭 Gympie市沿海附近的濕地中,具有非常短長滿毛的花莖及花萼,並長著比一般小毛大很多的紫紅色花朵。
目前在野外分佈非常狹隘,只在Gympie市附近發現,反而不見於附近的Maryborough市,不像當地與其共生的一般型態'Kanto'小毛氈苔,廣泛分佈在整個澳洲東岸。除了分佈還瞞神奇的,雖然有人把他和當地一般小毛雜交後可產生出有繁殖力的後代,但野外似乎無中間個體(天然雜交種)出現,此外經過花與種子型態及基因體比對發現和一般小毛親緣性極高。目前似乎學名是Drosera spatulata var. gympiensis,登記成變種,以hairy sepal form的型態處理,不過也有可能再更改,毛氈苔分類感覺常常變,不過分類這麻煩事就交給科學家吧。

目前種植感覺,就我看來似乎跟一般小毛沒什麼差別,我個人是用水苔,也有人用泥炭土種的好好的,應該對介質不太在意。除了利於觀賞的毛毛短莖配上美花外,該款跟一般小毛一樣成長快速,目前我這最大約直徑3公分左右,和普通一樣大。似乎不太喜歡燈照,之前放在室內要死不活,拿出去曬太陽快速增長且抽出正常的花朵。管理方式也是按照一般小毛濕度不要太低,腰水就好。目前對於該款長期繁殖力不清楚,不過該款莖很短,也有紀錄說不會像普通毛到處散,且花朵及花莖數也沒一般小毛多。個人認為該款似乎能比掉迷你毛,或許一年四季用葉插就可快速繁殖成一片花海。

延伸閱讀


圖片欣賞






外加一張普通小毛比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